

AI大腸瘜肉偵測系統
絕大部分的大腸息肉甚至是非常早期的大腸癌是可以用大腸鏡切除的,並不需要開刀。再將病灶送病理科切片檢查,將切片染色來判定是否為大腸癌,但大約都會需要2-3週的時間。大腸鏡檢查是動態的過程,在內視鏡於大腸內不斷往前推進的同時,有些息肉並不明顯,醫師是否能辨別每一個腸壁黏膜上的病灶,非常倚賴大腸鏡操作經驗和技術。
透過AI協助大腸癌檢查更快更準確
大腸鏡近年來整併了AI圖像辨識技術,可以第一時間透過電腦判讀,知道大腸癌的風險高低,大幅增加了大腸癌檢查的效率以及準確性。國外研究顯示施行大腸鏡時的腺瘤偵測率每提升1%,將可以降低鏡檢後發生大腸癌風險3% 之多,死亡率甚至可以降低5%。2022年國外研究顯示,藉AI人機協作進行大腸鏡檢查,約可提高14% ~ 30% 的腺瘤偵測率不等。
AI也可用於息肉判定
除了癌症判定,經由特殊光譜NBI、BLI以及放大效果,也可協助醫師立即 診斷瘜肉的好壞。簡單來說,就是讓 內視鏡 的訊號經過AI BOX即時處理,就能即時顯示於螢幕上,類似於醫師的第三隻眼睛,幫助揪出不易用肉眼檢視到的瘜肉。
